2025-02-03 19:40:03 永熙教育网 阅读量(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从生活中学会成长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从生活中学会成长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孩子长期在两种语言环境下,两种语言她都能学会。
每个小孩都是一个语言大师,很容易学习和接受来自外界的一切信息,在多语言环境下的孩子可以轻而易举的学会多种语言。龙应台在描述他的儿子在3岁的时候就明白了德语和中文的不同,而且知道什么时候用德语什么时候用中文,对什么人说哪一类语言。孩子对语言有天生的敏感。
一个正常的双语孩子想要流畅地使用他的两种语言,四五年以内就可以做到。
哈佛大学的研究也表明,幼儿时期是孩子语言学习能力的高峰期。越早接触第二语言,越能运用的更加熟练。
语言能力由三部分构成:1.口腔发音 2.语言的认知及理解 3.社交经验。这三点都是通过孩子的模仿学习得来的。所以是否能在双语言环境下学会双语言,关键在于语言环境沟通互动。
如果家人和你都同样是沉默寡言的性格,你说普通话家人说英语。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同孩子的交流和互动比较少,孩子就会困惑。长期这样对孩子的认知和理解已然构成了障碍。这个情况下孩子的语言能力怎么可能会好呢?别说复杂的语言环境,就是单一的语言环境,也不会让孩子有更好的语言能力。
家长经常和孩子交流互动。孩子会通过大量的模仿学习,掌握大量的语言能力同时能让孩子在语言表达过程中享受到成就感,进而喜欢上更多的表达。然后形成一种良性循环。你有再复杂的语言环境也不怕。
所以我不赞同三岁之前的孩子在家里接触不到英语而你偏偏要让孩子去上一个双语的早教班。
对的,如果小孩出生就接触两种语言,那到会说话时就会两种语言都会说,如果接触三种语言,那他会很自然地成为三语儿童,接触四种语言,就是四语儿童。唯一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最好做到家庭成员一人说一种语言,不要混乱,比如同一个人一会儿跟他说普通话,一会儿跟他说家乡话,这样的语言习得环境会造成小孩对多语种的混乱输入(听),到输出(说)时也会混乱。如果现实中无法做到一人一种语言,至少也要保证有明确界限的在哪里或做什么事就说哪种语言,固定下来就不要轻易改变。比如妈妈在家里就完全说英语,或讲绘本时说英语,即使不懂也不切换用中文翻译,不断重复直到娃能明白。这样的双语输入条件对培养双语儿童也是至关重要的。
我家娃出生后就是固定的爸爸跟她们说英文,我说中文,两种语言同时输入,但是爸爸上班,每天跟她们在一起的时间就一两个小时,但是,这样的双语输入不对等并没有影响到孩子对双语的吸收。在娃一岁左右,突然有一天我发现我跟她们说的话她们全听懂了。但还没听得懂爸爸说的英语。我也不急着翻译,让他们顺其自然地交流,懂不懂无所谓,果然,在差不多一个月以后,英语她们也完全听懂了。更神奇的是,平时接触不多的闽南语,因为我们生活周边的语言环境是闽南语,完全没有刻意进行过闽南语输入,但是,我去买菜,去超市,跟我的家人,跟当地的人都会说闽南语,现在,孩子只要接触到讲闽南语的人,人家说什么,她们也能听懂一大半,特别是我从没有跟她们说过的词语,她们也能明白是什么意思。我觉得这真是太神奇了。所以,在3岁以前都是孩子的语言爆发期,只要在这是时间内进行多语输入,完全是可以静待花开的,并且这对我们来说完全不费力。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从生活中学会成长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从生活中学会成长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Copyright
© http://www.ztyz.net/ 永熙教育网
备案号:沪ICP备2024051029号-80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内容系互联网收集或编辑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本页面内容里面包含的图片、视频、音频等文件均为外部引用,本站一律不提供存储。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断开链接! 4、本站如遇以版权恶意诈骗,我们必奉陪到底,抵制恶意行为。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客服邮箱:478923*qq.com(*换成@)